联系我们 欢迎来到海口市旅行社协会!

行业资讯

您当前位置 > 首页 > 协会动态 > 行业资讯

艺术文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

来源:南国都市报作者:文韬 王聘钊 发布日期:2025-01-08 浏览次数:

  胡庆魁在介绍自己的藏品。


  在海口美兰区,有这样一个艺术村,凭借着良好的艺术氛围和营商环境,吸引着众多怀揣艺术梦想与文化传承使命的艺术家们汇聚于此。


  在艺术村的一角,海南楚风木石博物馆新馆大门敞开,树化石、木雕、石器、盆景等一一陈列在馆中。“博物馆展品是我几十年的心血,大的有上百斤重,小的就一个巴掌大小,既多又杂,搬迁可麻烦了。”胡庆魁回忆道,他和老伴年事已高,好在镇里和村里派了专人协助搬家,使得搬迁工作一切顺利,展品没有一件被磕碰或遗失。


  “楚风木石博物馆原先位于琼州大道,因道路改造被迫搬迁。我们了解情况后,一致认为该博物馆十分契合898艺术村的定位,便前往旧址向胡馆长进行推介引导,同时在用地和租金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,最终促成了博物馆落地898艺术村。”海口美兰区灵山镇镇长梁天财表示,现在898艺术村又多了一位重量级艺术家,进一步优化了艺术村文化资源,提升了文化服务效能。


  来自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的毛笔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亮,带着传承传统技艺的初心,来到了898艺术村,开办了文圣阁笔庄。“我来村里已有四年,最初抱着试试看的态度,到如今深深扎根于此。”张亮介绍说,他们家的毛笔都是手工制作的,手感更加细腻。


  虽然手工制作毛笔工序复杂、耗时长、产量较低,但张亮深知手工技艺作为传统文化与工厂化生产有着巨大区别。张亮一心想把江西的毛笔文化带进艺术村,让这一传统技艺在村里乃至海南发扬光大。他表示,在他自己努力拓宽销路的同时,乡村振兴工作队在积极为其搭建平台,助力毛笔销售和制笔技艺更好地传承与发展。


  栩栩如生的鹦鹉、生动威猛的非洲狮、活灵活现的蝴蝶……在898艺术村一号展馆摆设了各式各样的动物标本,化身为一个充满生机的部落。这些标本出自标本师郑人赫之手,深受市民游客尤其是孩子们的喜爱。


  郑人赫热爱动物,五年前毅然辞掉工作,来到海南跟着师傅学习做标本。他被海南的自然环境、艺术村浓厚的艺术氛围所吸引,2024年10月机缘巧合来到村子里。“这里居住了许多艺术家,我平常可以跟各类艺术家交流,在这样的氛围下搞创作灵感会更多。”郑人赫说,他十分热爱这份工作,认为制作标本是用独特的技艺让动物以另一种形式“活”在世上。


  从协助解决实际困难,到助力文化推广、营造创作氛围等各方面,胡庆魁、张亮、郑人赫等艺术家的工作室落地离不开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帮助。898艺术村也因此逐步汇聚越来越多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容,成为了美兰区乡村振兴中文化发展的亮眼名片。


  灵山镇委副书记、灵山镇乡村振兴工作大队副大队长林中鹏介绍,898艺术村通过牵手艺术家,盘活闲置民居。2020开始发展艺术展览、非遗文创、摄影字画等业态,共租赁民宅40多间,其中老旧房屋约20间。每年给村民带来100多万租金。目前已有60多个艺术机构和工作室,以及80余名艺术家、艺术工作者入驻。


  林中鹏表示,下一步,898艺术村继续发挥文化赋能作用,做好做精研学驿站、个性展览专业地、科普教育基地、群众文艺舞台、大学生艺术创业、创意工坊、美学中心等产业,以文带旅,以旅兴业,实现经济文化双丰收。


  据了解,为提升村民幸福感,加大898艺术村文化氛围,该村还举办“乡亲乡爱村晚舞台”系列活动,由乡村振兴工作队员、村“两委”干部、村民自导自演合唱、琼剧等节目,多次登台丰富“村晚”节目,以此营造更加浓郁的节日氛围,为村民和游客送上新春祝福。

联系我们

协会地址:海口市龙华区龙昆北路38号华银大厦西大门4楼
手机:13976110250
电话:0898-66259256 66275938
传真:66187822
邮箱:msc0898@126.com
协会工作网:www.hklxh.com

Copyright © 2017 版权所有 海口市旅行社协会  琼ICP备15000175号-1 技术支持:布谷·海南网站建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