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石留有脚印 抓铁自有痕迹——看海口万绿园生态修复
来源:海口网 发布日期:2018-01-25 浏览次数:原标题:踏石留有脚印 抓铁自有痕迹
——看万绿园海绵化生态修复(二)
万绿园将闲置空间建成色彩欢快的儿童乐园。记者石中华 摄
“月光啊月光,你照在我家乡,请你看看我的家乡变成了什么样……”1月24日,悠扬的歌声从万绿园西南角内湖边的休息亭里传出。因为喜欢唱歌,退休后住在秀英炮台附近的刘成志,几乎天天会来公园唱几嗓子。
“万绿园改造后变化非常大,整体形象比以前上了一个档次,美得更有意境。”说起万绿园的改变,在公园唱歌有七八个年头的刘成志如数家珍:树木、湖景、绿化和道路更加协调和人性化,整体面貌焕然一新;公园不仅景色变得生动活泼,还多了很多小广场、休息亭、直饮机等便民措施,更加适合市民游客休闲娱乐。
万绿园宫粉紫荆盛开。记者石中华 摄
百份民意调查 收集市民意见量身定制公园
椰风海韵,蓝天白云,绿草茵茵,独具热带海滨特色和生态风景园林特色的万绿园,总面积72.48公顷,是海口市民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,被誉为海口的“城市客厅”。
这个风景秀丽的公园,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,园区内出现河水水质恶化、本地动植物减少、公园内部道路设置不合理、休憩设施不足、硬质挡墙阻碍使用功能等生态与功能方面的问题,影响了公园的品质和形象,市民对此意见很大。
针对以上问题,海口直面难题,万绿园生态修复和功能修补改造工程以《2011年批复的海口市万绿园规划设计方案》为依据,开展生态度修复、功能修补,从而推进海绵城市建设,完善综合性服务设施,深入推进城市中心公园“五化”建设。
“我们在项目改造之初进行了100份的不定向民意调查,收集了市民对万绿园改造的意见和建议。”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景国平告诉记者,在民意调查中市民提出园区增加亲水栈道、亲水平台等亲水性活动空间,丰富园区游览路线和休闲游憩设施等建议。
2017年6月,海口启动万绿园生态修复和功能修补改造工程,按照从园区整体考虑,局部重点凸显的思路,以问题为导向,通过生态修复,完善园区功能,集中凸显椰林、绿地、花园、海岸等景观特色。全园规划设计五个不同的功能分区:功能服务区、安静游览区、运动健身区、游乐活动区和集中活动区,以满足居民与游客的多种活动需求,同时为不同活动内容营造多重体验的不同景观类型。目前,第一阶段已接近尾声,通过此次改造工程,共计增加游览面积21.4公顷,占总面积比例约30%。改造工程第二阶段预计2018年年底完工。
改造后的万绿园干净整洁,绿意盎然。记者石中华 摄
种下四万红树 净化内湖水质打造鹭鸟天堂
万绿园内湖原有的毛石直立挡墙已被打掉,内湖驳岸向后拓宽,通过退堤还湖,将硬质的内湖护岸改造成了符合水文学、水动力学的滩涂、湿地等弹性空间。内湖四周和湖心岛上一排排新栽的4万株红树,是这次生态修复最大的亮点。
红树林,素有“海岸卫士”和“海洋生物伊甸园”的美誉,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,很高的生物生产力和重要的海岸防护功能,在水体净化和营造生物栖息地、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也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。
“目前已经在湖岸等特定区域栽种了木榄、秋茄、桐花树等10种红树4万株,对湖体水质能够起到很好的净化效果。”景国平介绍,万绿园内湖与大海相通,低潮时水位1米左右,平时水位1.3米,海水盐度适合栽种红树。
“红树净化了水质,水清了,鱼多了,鸟自然就飞回来了。所以说,红树林能使得整个生态系统食物链加长,食物网复杂程度增加,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更加稳定。”中规院资源能源所工程师赖文蔚强调,通过驳岸改造将内湖硬质岸线进行软化,在湖内种植水生植物,浅滩种植红树林,并在后期适当投放养蚌类、螺类等底栖动物和鱼类等水生动物,能够延长食物链,优化食物网结构,构建“可呼吸”的生物多样性水生态系统。“我们按照湿地鸟类群落生境特点,将原有的硬质护岸改造为浅滩,构建了浅滩、密林等符合鸟类栖息的场地,在较低人为干扰的情况下,在原来物种的基础上,可重建或招引一些新的湿地鸟类,打造海口城区独有的鹭鸟天堂。”
“作为海口人,我以前也以为红树是‘红’色的。”23日,在万绿园摄影的市民周宗贵告诉记者,现在不出城市就能看到红树,了解红树的属性和价值,能够唤起市民保护红树保护水体的意识,赏景和科普两不误。
游人在万绿园内骑行,观赏如画美景。记者石中华 摄
融合火山元素 增设琼北民居唤起浓浓乡愁
24日,记者再次走进万绿园,与园外街道上车水马龙的情形形成对比,园区随处可见高大婆娑的椰子树,火红灿烂的三角梅,郁郁葱葱大叶油草,高低错落、层次分明的景致让人赏心悦目,生态之美扑面而来,顿将街道上车水马龙的吵杂隔在园外。
“以前来万绿园就是大草坪,比较单一,现在这里植物的种类增多了不少。”市民周女士告诉记者,特别是多了一些本地植物,更具有海南本地特色了,“你看,这个大叶油草,小时候老家很多,牛最喜欢吃了,越踩长得越好。”
据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之前公园以草坪为主,树木种类也较少,主要是几种纪念性种植林。此次改造中,鉴于园区内成熟的乔木及地被是当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场所中最好的记忆,因此在进行公园景观改造时尽可能地保留现状植被。同时,维持突出公园内疏林草地、景观视野开阔的主体风格,梳理现状植物类型、提炼现状植物景观特色,选用本地树、本地花、本地草等植物打造特色景观,突显海口市本地植物风貌特色。
“本地树、本地花、本地草的种植,在建设成本上能降低25%,养护成本能降低30%。”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目前,“简约、俭约、大气”的本地树、本地草、本地花,已成为万绿园绿化的“主角”,既体现了热带海滨城市特色,也承载了本地人浓浓的乡愁,达到生态经济双赢。
除了增加了不少本地植物外,此次园区改造融合了火山元素,结合火山岩风貌民居改造设计功能建筑,将建设琼北民居7座;改造现有火山岩陶吧,结合公园使用功能,形成火山岩文化展示院落区,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游憩氛围。
记者龙易强
(海口网1月25日讯)